文章分類Article
藝術治療 - 孩子有情緒問題怎麼辦? | 新竹藝術治療,新竹情緒問題治療
情緒 #達心藝術治療
撰文/圖 #金傳珩藝術治療師/督導
極光的藝術治療天地 Aurora's Art Therapy Space
與兒童工作多年,孩子能合宜表達情緒與行為是常見的治療目標,而且不少家長期待能迅速到位。打罵與威脅雖然好像可以收立即之效,讓孩子馬上乖乖聽話,但這樣的效果不只無法持久,還會破壞親子關係,更糟的是,讓孩子無法接納與認同自己、壓抑自我、並學會以暴力方式來解決問題等。要達成「#合宜表達情緒與行為」這個目標沒有捷徑,必需經過以下幾個歷程。
情緒是人類最基本的經驗,與生俱來、不需學習,任何情緒(不論被視為正面或負面)都具有功能,都是一種訊號,提醒我們必須對環境中的某件事做出行動,譬如原始人看見突然跳出來的老虎感到恐懼,恐懼即是一種訊號,提醒我們即將發生的威脅,促使我們做出逃跑或戰鬥的行動來保護自己,其他情感亦同,所以允許孩子可以有(負面的)情緒,#接納與同理是第一步(同理其情緒不等於認同不合宜的情緒表達方式或行為)。
成人都可能有理智斷線的時候,更何況是情緒、語言、認知、衝動控制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,當孩子處於高漲情感時,是無法好好用認知思考的,所以對孩子說「不要生氣」、「不要哭」,不但無法改變孩子當下的情緒與行為,還會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、不被接受,反而更受挫。只有當孩子恢復平靜時,才有可能跟他好好討論、講道理。
再來,#安全釋放情感是第二步。大家都聽過愛因斯坦的能量守恆定律,能量不會消失,但會轉化成不同的形式,情緒也是一樣,任何情緒都需要找到出口或轉化,不會隨著時間自然消逝也不會憑空不見,若是選擇壓抑或不理會情緒,被壓抑情緒就可能轉化成生理病痛、心理症狀,甚或影響生活功能與人際關係,或是以吸菸、酗酒、暴食、飆車等行為呈現;也有可能忍耐到極致,最終以毀滅性行為瞬間爆發出來。
藝術治療師能引導孩子透過媒材/創作安全地宣洩情緒,治療師會設下界限去確保安全(包含孩子自己與他人)及涵容孩子的情感,譬如說在紙張上可以隨意亂塗鴉(紙張的大小範圍就是界限)、丟擲黏土可以包裝成類似射飛鏢、需朝標靶丟擲的競賽活動(黏土的大小、標靶範圍就是界限),以及最終將這些看似破壞性行為轉化成有意義的建設性目標,譬如等孩子撕完紙/捶打完黏土、恢復平靜後,再邀請孩子用這些撕碎的紙、捶扁的黏土來做創作,引導孩子透過具體的創作,看見自己早先陷在情緒中的樣貌(#包含識別情緒及情緒的回應方式-第三步)、再進而學習如何 #梳理情緒並轉化成合宜的表現方式(第四步/終極目標)。
1.接納與同理情緒→2.安全釋放情緒→3.識別情緒→4.合宜表達情緒與合宜行為
▲作品照片均經個案家長同意使用,請勿任意複製、轉載等
#達心聯合治療所 #達心兒童發展協會 #早期療育 #藝術治療